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栏目导航
  黄浦街道   (659)
  南京东路街道   (66)
  外滩街道   (66)
  五里桥街道   (109)
  半淞园路街道   (61)
  小东门街道   (47)
  豫园街道   (60)
  老西门街道   (48)
  瑞金二路街道   (83)
  淮海中路街道   (67)
  打浦桥街道   (52)
  黄浦文化   (2185)
  上海博物馆   (891)
  上海大剧院   (706)
  上海美术馆   (575)
  黄浦图书馆   (4)
  上海城市规划馆   (9)
  风景名胜   (12464)
  外滩   (2061)
  南京路   (1674)
  人民广场   (1309)
  淮海中路   (268)
  新天地   (2176)
  文化广场   (1987)
  思南公馆   (148)
  8号桥   (61)
  豫园   (1507)
  老码头   (531)
  田子坊   (457)
  南京路步行街   (163)
  福州路文化街   (13)
  北京路生产资料...   (5)
  上海老街   (69)
  云南南路美食街   (3)
  世博滨江   (31)
  金陵路商业街   (1)
  历史名人   (14457)
  高旭   (47)
  徐伯昕   (48)
  施维智   (21)
  龚澎   (356)
  鲁迅   (2176)
  黎锦晖   (279)
  蔡元培   (2176)
  郎静山   (340)
  胡政之   (108)
  董竹君   (111)
  黄自   (450)
  柏文蔚   (78)
  盛丕华   (27)
  徐婉珊   (4)
  越飞   (593)
  陶菊隐   (25)
  周祥生   (25)
  瞿白音   (36)
  袁振英   (96)
  袁牧之   (132)
  徐铸成   (179)
  柯灵   (351)
  潘梓年   (77)
  钱君匋   (308)
  赵朴初   (1561)
  林伯渠   (573)
  周璇   (1024)
  薛佛影   (11)
  柯庆施   (291)
  罗生特   (140)
  胡绳   (594)
  陶行知   (2177)
  莫非仙   (2)
  魏金斯基   (19)
  唐君远   (22)
  名人故居   (3757)
  韬奋故居   (7)
  周公馆   (164)
  周韬奋   (2)
  周恩来   (2176)
  李烈钧   (221)
  何香凝   (1187)
  公共文化讲座   (2631)
  公共文化讲座   (2631)
乔冠华与龚澎(16)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08-04-27
报纸名称:楚天都市报
描述:乔松都著燕大女敢死队队员为了抗议国民政府在12月14日成立的伪“冀察政务委员会”,北平学联决定,动员全市学生进行总罢课,继“一二·九”后再发动一次大示威,把抗日救国运动推向新高潮。鉴于清华、燕大等校学生上次被阻于西直门外的经验,学联要求,各校抽出部分学生组成先遣队,提前进城接应。在行动
乔冠华与 龚澎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08-09-11
报纸名称:黑龙江晨报
描述:1946年母亲转赴上海办事处工作以后,仍旧负责与上海医学院校的地下党组织联系。1947年计苏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远赴美国学习,1949年3月回到祖国,成为新中国第一批胸外科专家。解放后,历任中央保健局副局长,北京医院副院长。文革中计伯伯成了被打倒的对象,有段时间连周总理也不知道他的下落。在那些艰难的岁
乔冠华前妻龚澎的跌宕人生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08-04-01
报纸名称:靖江日报
描述:她长期跟随周总理,直接受周总理的领导和培养,学习到许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她逐渐成为一个能力很强的外交战士。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到来之际,龚澎之女乔松都女士撰写的《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了,这不禁勾起我对老同学的无限怀念。我认识龚澎是在“一二?九”运动初期
乔冠华与龚澎 27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08-06-08
报纸名称:扬子晚报
描述:第一份外文期刊《新华周刊》母亲在上海接受了一项新的任务:创建我党第一份外文期刊《新华周刊》,由外事组宣传小组直接负责。不过涉及的范围远不止这几个人,另外两个小组的成员都在为这项工作而奔忙着。为了使周刊尽快问世,首先要争取当局的认可,爸妈想方设法发动各种社会力量,并委托冯亦代积极寻找承印报刊的印刷厂,
乔冠华与 龚澎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08-09-17
报纸名称:黑龙江晨报
描述:著名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就住在两路口的记者站。作为美国《联合劳工新闻》记者,爱泼斯坦和母亲有许多工作上的来往。有时他们约好在一个地方见面,母亲总是很准时,而爱泼斯坦时常迟到,母亲就在街上转来转去,那时周围有很多国民党特务,如果总是在一个地方等人是很危险的。艾老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对此我
乔冠华与龚澎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08-11-06
报纸名称:广州日报
描述:乔松都著中华书局出版社老办公桌的回忆爸爸出院康复后,时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的王炳南说,让老乔到友协来吧!就这样,从1981年起,爸爸在对外友协担任顾问。虽然清闲,他在家中仍勤奋读书,看材料,此时爸爸正在筹备撰写一部外交回忆录。有一次我下班后跑去看爸爸,我一眼瞥见他左手无名指内侧那处老伤疤比几年
乔冠华与龚澎(10)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08-04-21
报纸名称:楚天都市报
描述:乔松都著中南海西花厅见总理离开“爸爸的家”,我不知不觉顺着熟悉的路又走到了报房胡同,站在老院子里,我望着曾经的家发呆。我家搬走后,楼上黄华叔叔一家搬了下来。在院子里碰到老邻居,得知半个月前我家最后搬走的情景。搬家那天爸爸没有来到现场,妈妈的东西没有专人照料,也没有人再用,随便扔在地上和杂物一起堆放着
乔冠华与龚澎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08-04-29
报纸名称:沈阳晚报
描述:作者以一个女儿的独特视角和挚切情感,为读者展示了乔冠华和龚澎的传奇人生和三十年风雨同舟的动人情感。首次披露了龚澎去世后,乔冠华晚年走过的沧桑,并讲述了所谓乔家的“家变”。乔松都/著中华书局/出版发行——我的父亲母亲化龙桥二重奏在重庆,父亲每周都有一天来到化龙桥附近的《新华日报》编辑部工作,如果有大块
乔冠华与 龚澎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08-08-06
报纸名称:黑龙江晨报
描述:两个至亲的人几乎同时走了,这对母亲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母亲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她蒙着被子痛哭,在宿舍里躺了一整天。第二天,邓颖超看她来了,周恩来又找她到办公室谈话,希望她能够重新振作起来。事后母亲对同宿舍的战友说:“前方的斗争是残酷的,我的亲人牺牲了,也不是特别的意外,这也是我不对。”母亲在《悼文
外交家乔冠华与龚澎之子:怀念我的母亲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5-02-02
报纸名称:福建老年报
描述:本文作者与母亲龚澎龚澎(1914—1970),安徽合肥人。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曾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重庆《新华日报》记者、中共驻重庆代表团秘书、中共香港工委外事组副组长、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新闻组组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新
Rss订阅